最近在讀亞當·斯密的《道德情操論》,結合斯密對市場經(jīng)濟條件下道德規(guī)范的論述,我對稅收誠信有了幾點更深的體會。歸納起來,就是要合宜、正義、廣泛。
合宜——在整個道德情操論中,“合宜性”是一個重要關鍵詞。在斯密看來,通過觀察別人的感情同我們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,可以作為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的一種方式。我想,稅收誠信的制度設計中,也需要換位思考。首先得讓納稅人看得懂、辦得成,這是引導誠信納稅的前提。站在納稅人的角度,做好政策設計的“最先一公里”,才能更好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正義——斯密認為,仁慈是一個社會興旺發(fā)達的必要條件,但正義是社會存在的基礎,對維持社會正常運轉來說,正義比仁慈更重要。記得在今年個人所得稅匯算前夕,一位會計人員向稅務部門咨詢,單位往年個稅匯算都由他來代辦,今年可否依然如此?因為單位人員早就習慣了“不操心”。稅務人員耐心向他解釋了新稅法對個稅匯算的要求和步驟,告知其必須由納稅人本人完成的事項。這件事讓我感到,“還權還責于納稅人”任重而道遠。這個過程需要每位納稅人自覺參與,還需要外部的監(jiān)督保障。比如在首次匯算后可以發(fā)布“誠信榜”,讓更多自然人納稅人通過“正面力量”知方向,也通過“反面教訓”明是非。
廣泛——美德不在于一時一事的偶然之舉,而在于習慣之中。斯密的這個觀點我特別認同。就好比誠信建設的最終目的,也是讓誠信納稅成為一種習慣。而這種習慣的形成,需要社會各部門廣泛合作。比如針對跨境納稅人享受協(xié)定待遇“備案改備查”,需要稅務部門、商務部門、外匯管理部門、海關、銀行的共同配合,甚至有時需要通過稅收情報交換等方法,通過跨境合作,才能更加明晰納稅人情況。管理如此,服務亦如此。如果說針對誠信企業(yè)納稅人,銀稅互動給予其最需要的資金激勵;那么針對誠信的自然人納稅人,則可通過給其更多的個性化生活便利措施,使誠信納稅成為一種社會風向,外化于行,內(nèi)化于心,最終習慣成自然。
桂林注冊公司,桂林代辦營業(yè)執(zhí)照,桂林代理記賬、桂林代辦公司、代辦公司注冊、變更、注銷、稅收籌劃、代辦各類許可證書、法律咨詢服務、會計服務。
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!